第三章(三)

  “東旭哥哥!”

  隨著一聲清脆的叫聲,一道嬌小可愛的身影撲進了楊東旭的懷里。

  送走朱冰鑒沒幾天,四合院又迎來了三井雅子母女。

  野菜生意比預想的還要掙錢,這讓三井雅子非常高興。

  這可是三井雅子自己的生意,不是家族的。

  這不,晴子放了寒假又要來中國看望東旭哥哥,三井雅子就帶著女兒來中國了。

  三井雅子身材高挑,在日本女人中算是比較少的。

  穿著白色的毛領大衣,站在門外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。

  楊東旭放下晴子,將母女兩人迎進了四合院。

  三井雅子對楊東旭的新居很感興趣,進了院子就參觀起來。

  日本也有許多中式化的庭院,但大都是單院子的,就和三井雅子上次來北京,在大紗帽胡同看到那個四合院差不多。

  看到這個四合院竟然有兩個院子,三井雅子還有些好奇。

  三井雅子對北京目前的房價還不了解,只知道北京是中國首都,房子肯定不便宜。

  這時候日本房價雖然還沒有“起飛”,但相較于五六十年代,已經上張了近十倍,普通人在東京是買不起房子的。

  兩年前還住在農村土房子里的小男孩,兩年后竟然在北京買了兩個院子,實在是太神奇了。

  “東旭君,這是你新買的房子嗎?你是不是還在做其他生意?”

  三井雅子很心動,想投資楊東旭的其他生意。這么賺錢,怎么能不帶上我呢。

  楊東旭可不想告訴三井雅子,他能買下這個院子是因為眼下北京的房價太低了,低到你想象不到。

  早上賣包子,組裝自行車賣就能在北京買下一個大院子,這事情別說在日本了,就是二十年后的北京也不可能再出現了。

  楊東旭想到了飲料公司的事情,便對三井雅子道:

  “雅子阿姨,我最近想在上海成立一家飲料公司,先期產品主要生產碳酸飲料。”

  “碳酸飲料?東旭君,難道你要和可口可樂合作生產飲料?”

  三井雅子呆呆地看著楊東旭。那可是可口可樂,可能嗎?

  楊東旭笑道:

  “雅子阿姨,可口可樂可是國際大公司,怎么可能和我這樣一個小孩合作,人家合作的對象可是中國政府,”

  “雅子阿姨難道不知道,可口可樂在北京的工廠今年已經投產了。”

  “我不太關注這個行業。東旭君,難道你想和可口可樂競爭?”

  三井雅子有些不解的看著楊東旭,在她看來,楊東旭雖然年幼,但卻有著超乎常人的商業頭腦。

  可口可樂工廠已經在北京投產,他再投資碳酸飲料,有前景嗎?日本以前也有波子汽水,現在都很少了。

  “雅子阿姨,可口可樂現在進入中國的只是可樂品牌,我想生產檸檬味和桔子味的汽水。”

  “檸檬味和桔子味的汽水?東旭君,你這是又要先占坑嗎?”

  三井雅子想到了ELLE的事情,以為楊東旭又想先注冊,可口可樂公司的其他品牌了。

  楊東旭知道三井雅子想歪了,連忙說道:

  “雅子阿姨,這回不是占坑。可口可樂是生產飲料的,我怎么可能再去注冊,和可口可樂公司一樣商標的品牌呢。”

  “這回我是想實干的。趁著可口可樂公司的其他品牌還沒有進入中國,”

  “而中國的飲料市場還沒有到爆發期,所以想先布局,為未來的市場搶得一絲先機。”

  “東旭君,雅子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起,請東旭君帶雅子一起吧。”

  楊東旭有些不解地看著三井雅子道:

  “為什么?雅子阿姨要是想辦一家飲料企業,完全可以自己投資,”

  “我想憑雅子阿姨的財力和關系,無論是在日本,還是在中國,都可以投資一家飲料公司的。”

  三井雅子很真誠地說道:

  “因為雅子相信東旭君,東旭君敢和可口可樂打雷臺,肯定有十足的把握,雅子沒有。所以請東旭君帶上雅子。”

  “雅子阿姨,年后我準備去一趟上海,到時候我再聯系雅子阿姨吧。”

  “東旭君,我想問一問,為什么你要把飲料公司建在上海,而不是北京或者你的家鄉?”

  “上海是中國新時代的標桿,上海人比北京人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,”

  “所以我才想把新公司辦在上海的,至于我的家鄉,雅子也去過,實在是底子太差了。”

  “廠子辦在那里,運輸不方便,當地的消費能力更是嚴重不足。”

  “東旭君,野菜加工廠那邊你有什么想法,新工廠投產,我準備再多上兩條生產線,把產能擴大兩倍。東旭君覺得怎么樣?”

  “野菜生意近兩年肯定有得賺。畢竟中日兩國的物價水平差別太大了。過幾年利潤就會下來了,到時候我準備把股分撒了。”

  “怎么,東旭君覺得過幾年野菜生意就不行了?”

  “那倒不是,雅子阿姨,野菜生意并沒什么技術含量,我們現在利潤豐厚,是因為占據了信息優勢。”

  “不出兩年,做野菜生意的公司肯定會多起來,利潤還是會有,但肯定不會像我們現在這樣投資下去,一年就能連本帶利賺回來了。”

  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我要辦其他公司,這邊就只能放棄了。雅子阿姨要是繼續想干,完全可以干下去。”

  “你有三井家族做靠山,不用擔心人力的事情,我不行啊。”

  說了飲料公司和野菜生意的事情,三井雅子又問楊東旭漫畫的事情,《龍珠》在日本大賣,楊東旭的收入也頗為豐厚。

  三井雅子不明白的是,為什么楊東旭不把這筆錢轉回國內,而是留在日本的賬戶里。

  “雅子阿姨,我想在日本設立一家公司,我在日本發行漫畫所得收入就由這家公司打理,相關事情,年后我會去一趟日本,把事情辦妥當。”

  “雅子阿姨,有什么要注意的,請雅子阿姨告訴我。”

  三井雅子道:

  “在日本辦公司是沒有年齡限制的,但未成年人要有監護人陪同才行。”

  “如果東旭君想到日本去辦公司,請帶上你的父親或者母親一起。相關事情我會幫東旭君辦理的。”

  “那就多謝雅子阿姨了。”

  楊東旭學著日本人對三井雅子鞠了個躬。三井雅子笑道:

  “看來東旭君對日本還是真的了解啊。”

  * * * *

  年初交錢入股的時候,大家都持觀望態度,六七十戶的楊家村,只有十八戶人家入了股,其中只有兩家出了兩百塊入了兩股,其他人家都只出了一百塊。

  到了年底分紅,村民都驚呆了。

  大楊貿易一年賺了多少錢,村民們自然不知道,但是分紅是知道的。

  因為村里有百分之十的股分,拿到了六千塊錢。

  這些錢村民都有份,全村三百號人,平均每人能分二十塊錢。

  一般人家都能拿到近一百塊錢。

  那些有百分之一股分的,就有六百塊錢的分紅,楊家有四萬多塊錢的收入。

  不患寡而患不均,沒什么文化的村民們有意見了。

  別說其他村民,就是楊家本姓的,沒入股的也大有人在,紛紛要求入股。

  這么一來,已經入股的人就不同意了。

  當初入股可沒什么限制,誰要入股都可以,是你們不要不入股的,現在看到公司賺錢了就想入股,那怎么行。

  村民們都入股了,原來入股的人股分肯定要稀釋,嘗到了甜頭的先入股者,肯定不愿意自己的股分被稀釋。

  紅眼病什么時候什么人群都會有。

  楊東旭接到家里的消息一點也不覺得意外。

  放寒假后,楊東旭便在武愛兵的陪同下回了老家。

  看著村里矛盾加劇,楊如西問兒子怎么辦,現在整個村子都知道楊家賺了“大錢”,都眼睜睜看著楊家呢。

  大家都知道,大楊公司其實是楊家說了算的,畢竟楊家占了七成股分。

  要是不讓村民入股,就得罪一個村子的人了。

  “我準備以現在的大楊公司為基礎,設立分公司,村民們要是愿意,可以入股分公司。先成立一個蔬菜分公司和一個家具分公司。”

  楊如西聽兒子說要一下子成立兩個分公司,其中一個還是家具公司,立刻說道:

  “旭子,蔬菜公司我好理解,就是種地,這家具公司怎么弄?我們村里只有一個老木匠啊。”

  蔬菜公司和家具公司并不是楊東旭用來賺錢的,而是用來幫助家鄉農民一起富裕的。

  家鄉農民都沒什么文化,也沒什么本錢,種菜做家具相對來說不用什么文化,有人帶頭就行。

  投資成本相對來說也小,就算失敗了,大家也都能接受。

  山東已經有人搞了冬暖棚種蔬菜,楊東旭準備在楊家村搞這個。

  而且他可以搞到更好的暖棚材料,更好的種植種類,把家鄉打造成這個時代的蔬菜基地。

  至于家具廠,楊東旭決定做床墊,這個國內幾乎還是一片空白的領域,誰先進入肯定能賺得盆滿缽滿。

  要成立大楊蔬菜公司,和大楊家具公司的消息傳出之后,在河口鎮都傳瘋了。

  成立這兩個公司本是為了大楊村村農共同富裕的,其他村村民知道后都跑來大楊村詢問,也想加入這兩個新公司。

  一直在默默關注楊家的陳為民知道這個消息后,立刻約了楊東旭見面。

  小年夜,普通農家人都在忙著準備過年呢,楊東旭一早就被區里派來小車接走了。

  村民們見了都奔走相告,小秀才不得了啊,區里的大領導直接派車來接了。

  這一刻,離家一年多的楊東旭在大楊村有了極高的威望。

  國家要推進撤地建市,陳為民盯上了未來的市長寶座,要成為新建市第一任市長,陳為民必需要有讓上面關注的成績。

  帥先在全區推行分田到戶算一個,可陳為民還想要有更多的閃光點,大楊村要成立新公司的事情讓他眼前一亮。

  或許這就是他的另一個成績。

  因為楊東旭太小了,陳為民不可能在辦公室里正式和楊東旭談事情。

  楊東旭到區里后,正接去了陳為民的住處。

  中午吃飯時間,陳為民回住處和楊東旭見了面。

  兩人沒有啰嗦,直奔主題。

  “東旭,你們村要新辦蔬菜公司和家具公司,具體什么規模?”

  “陳叔,村里起動資金還是很少的,規模不會很大。”

  “家具公司方面還沒有具體的計劃,蔬菜公司方面,我是想從楊家村搞起來,在河口鎮行成一個上規模的蔬菜基地,只是有些方面還不少困難。”

  陳為民就是想把楊家村的蔬菜公司搞大,做成一個蔬菜基地,只有規模夠大。

  他身上的政績才能亮眼,楊東旭也有這個想法,兩人立刻深入交談起來。陳為民道:

  “蔬菜基地如果發展起來,能帶動當地大批農村人口致富,是個好項目,區里會支持的。東旭,大楊村那邊有什么困難?”

  “陳叔,建蔬菜基地,就有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蔬菜供應市場,”

  “所以我想在大楊村搞暖棚蔬菜,規模大的話投資就大,大楊村現在沒有足夠的資金,需要貸款。”

  “另一個就是交通問題。陳叔也去過河口鎮幾次了,河口鎮到區里的公路太差了,走小車都很顛簸,更別說卡車了。”

  “要想做大型的蔬菜基地,交通一定要搞上去,要不然運菜的車子進不來,一切都是白搭,總不能讓村民們每天挑擔出去賣菜吧。”

  “是啊,蔬菜基地規模越大,對交通的要求就越高。”

  “東旭,大楊公司在遼省的投資很成功,我想你應該有辦法搞好這個蔬菜基地,”

  “修路的事情,區里會幫著解決,只是貸款的事情,區里只能貸一部分,其他的還要你想辦法才行。”

  “你跟三井雅子女士私交很好,能不能從她那里拉點投資?”

  “我試試吧。”

  楊東旭沒有給肯定的回答。遼省的野菜生意賺錢,那是因為產品賣去日本,價格高,利潤大。

  蔬菜基地出產的產品是國內賣的,價格不可能像賣到日本那么貴,而且搞蔬菜基地是為了讓村民一起賺錢。

  不可能一家獨大,三井雅子不太可能看得上這點小錢。貸款……

  楊東旭突然想到三井雅子,是日本向中國提供貸款的代表團成員,這些貸款主要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。

  如果能通過三井雅子的關系貸款修公路,那區里修公路的錢是不是,可以貸給大楊村搞蔬菜基地了?

  楊東旭把他的想法告訴了陳為民,陳為民也心動了:

  “東旭,你說三井雅子能為我們修路提供貸款?”

  “只是有這個可能。上次三井雅子來中國就是談貸款事情的。陳叔,如果我能通過三井雅子的關系拉來修公路的貸款,區里能不能給蔬菜基地多貸款?”

  陳為民道:

  “這個事情我一個人決定不了,我回去和專員還有其他同志開個會,有了結果再告訴你。”

  “東旭,不論區里能不能貸款給蔬菜基地,我也希望你能通過三井雅子女士拉來日本的貸款。”

  “這對河口鎮,對大楊村可是件非常有利的事情。”

  新年過后,大楊蔬菜公司就正式成立了。

  除了大楊村這個生產隊,整個大隊里都有不少家庭加入了大楊蔬菜公司,就連外大隊的,都有不少農民加入了蔬菜公司。

  沒有什么比大楊公司的示范更有廣告效應了。

  外大隊的農村加入蔬菜公司是要實打實掏錢入股的,本大隊要入股的,可以用勞力入股。

  每戶可出一個勞力,幫公司干活,在相關年限內沒有收入,只有公司有了利潤,年底可分紅。

  三月,楊東旭帶著楊如西和相關文件,踏上了飛往日本的飛機。

  楊如西心情哪個激動啊,這輩子他都沒想過有一天他竟然能坐上飛機,還要到日本去。

  楊如西去日本只有一個作用,作為楊東旭監護人的存在。

  至于那些文件,他一個也看不懂,只負責在簽字欄上面簽字。

  好在日本人名很多也是漢字的,楊如西的簽名倒沒什么不妥。

  三井雅子知道大楊村的交通狀況,對于楊東旭的請求,她表示可以代為向日本政府轉達,為達成貸款提供幫助。

  相較于之前日本政府提供貸款的項目而言,從大楊村修一路到區里的公路投資并不大。

  日本方便為中國提供貸款,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條條框框,有三井雅子這層關系在,項目很快就審請到了貸款。

  當然,出面的是皖省政府,即便是區里,也不夠資格和日本方面談貸款事情,那怕這個貸款項目還不大,但政治意義很大。

  五月,由三井雅子、日本飛楊投資公司、香港朱氏企業和大楊公司,聯合投資的申雪飲料公司在上海成立。

  因為楊東旭控制了兩家公司投資,占了一半的股分,讓只拿到四分之一股分的三井雅子有些抱怨。

  她有種直覺,申雪飲料公司雖然現在還是個小企業,將來卻有可能會變成一棵搖錢樹。

  六月,大楊家具公司成立。

  不同于蔬菜基地,大楊家具公司只有大楊村本村的村民可以加入,而且先期沒有回報,因為要選派人到香港當學徒,半年后才回建廠子。

  不少村民又都開始猶豫了,但最后還是所有村家都入了一股。

  因為這一次入股的村民是大多數,如果少數人沒入股,以后公司賺了錢分紅,沒入股的人只能干眼紅,沒法鬧了,他們只是少數人,根本鬧不起來。

  九月初的一天,楊東旭帶著李小冉回四合院吃午飯,剛進前院,就看見玄老爺子坐在石椅上訓武愛兵。

  一旁的周雅在勸玄老爺子。

  楊東旭連忙上前詢問發生了什么事情。

  “還不是街上的那幾個小王八蛋,嘴里不干不凈的。要是放在以前我非打斷他們腿不可。旁邊那幾個擺攤的也不是東西……”

  玄老頭一臉的怒氣,也有點心有余悸,還好這次自己去接周雅早去了一會兒,不然還不知道怎么樣呢。

  一旁的武愛兵低著頭有些羞愧。

  葉蓉蓉年初就沒賣包子了,專心讀書準備高考。

  這不,這次高考成績不錯,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學。

  武愛兵車鋪生意已經進入平淡期了,早上沒事,送周雅去賣包子就在一旁坐著,周雅忙不過來就上前幫忙。

  偏偏今天葉蓉蓉開學報道,武學兵送葉蓉蓉上學去了,沒想到周雅就出事了。

  事情很簡單,漸漸長開的周雅自然吸引了,不少青春期精力過剩社會上,那些無業青年的注意,年后上門和周義仁提親的都有好幾波了。

  今天依然擺攤賣包子的周雅眼看著就要收攤了,幾個小青年就圍了過去,一開始說是賣包子,然后說著說著就開始說要處朋友了。

  幾個小青年雖然沒敢做出什么調戲的動作,可嘴里卻不干不凈的。

  旁邊有人看不過去說了句,被幾個面色不善的小青年一圍就沒人再敢往前湊。

  去了早一點的玄老頭看到這一幕自然無法忍下,直接動了手。

  他可是有真功夫的,沒幾下就將那幾個小青年打得哭爹喊娘,但周雅的餐車也在打斗中被撞壞了。

  “人沒事吧?”

  楊東旭沒管玄老頭嘴里對那些平常關系不錯,出事卻躲在一邊看熱鬧的攤主不停地咒罵,走到周雅身邊看個不停。

  “沒事,沒事的,就是車餐壞了。”

  周雅人沒事,就是被嚇到了,還有就是餐車壞了,她沒法賣包子賺錢了。

  “餐車壞了再做一個,這次用鋼筋做絕對壞不了,人沒事就好。”

  看到周雅真的沒事,楊東旭才放下心來,轉頭問玄老頭:

  “知道那幾個混子住哪里不?”

  “你想干嘛?”

  還在咒罵旁邊攤位老板的玄老頭收住聲看著楊東旭。

  “還能干嘛,必須找人揍他們一頓,敢欺負我姐,腿打斷都是輕的。”

  楊東旭這次真的火了,他含著都怕化了的姐姐,豈能被幾個小流氓欺負了。

  楊東旭重生之后很少發火,無論遇到什么事情,他都是一笑了之,看什么都云淡風清。可兔子急了還咬人呢,更何況是那些混子要調戲周雅。

  “你可別亂來。”

  玄老頭面色變了一下,他絲毫沒覺得還是孩子的楊東旭,這句話是在開玩笑,或者是在說大話。

  “弟弟,我沒事的,那群人不是什么好人,你不要去招惹他們。”

  “你不是說要開飯店的嗎,要不我們就去找地方開飯店吧,我不去出攤賣包子了,你不要做傻事。”

  周雅也被楊東旭的話嚇到了,生怕楊東旭一沖動做傻事。

  楊東旭拍著周雅那對緊緊抓住,他臂膀的白嫩小手安慰道:

  “姐姐,你放心好了,我這么聰明怎么會做傻事?”

  “真的?”

  周雅臉上的緊張稍微松動一下。

  “當然是真的,你看我這個小身板能去和那些混子打架嗎?”

  楊東旭晃了晃自己肩膀,一副自己還是一個小屁孩的樣子。

  “說話算話,不然我就告訴我爸。”

  看楊東旭好像不是開玩笑,周雅松了一口氣,但還是不放心,把周義仁搬了出來。

  “男子漢大丈夫肯定說話算話的。”

  楊東旭拍著胸脯保證著,不過心里卻暗道,自己只是一個九歲不到的小屁孩,可不是什么男子漢大丈夫。

  * * * *

  周雅不賣包子了,武愛兵也不開車鋪了,人都集中起來開飯店。

  楊東旭其實并不是想開飯店,只是借著開飯店的名義都買些大院子。

  要不然到處買院子會讓人懷疑的。

  有了開飯店的名頭就好辦多了,買再多再大的院子都沒關系。

  這次玄老頭聯系的院子,在新華門對面的東安福胡同里。

  離火神廟有五六里地,武愛兵騎著三輪車,載著楊東旭和玄老頭蹬了好一會兒才到地方。

  院子很大,光看大門就知道很大,大門的門檻都快到楊東旭的大腿上了,門口的兩個大獅子很是武威。

  通過玄老頭介紹,這大門叫廣亮大門,在等級上僅次于王府大門,高于金柱大門,是具有相當品級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門形式。

  大門雖然氣派,但卻遮擋不住院里的破敗,進了宅門之后更是如此,穿過垂花門到第二院,楊東旭眼中的失望就更濃了。

  院子很大,真的很大,四進的大院子有花園,有假山,還有一個小池塘,在北京城里,這院子絕對算得上大了。

  雖然沒有什么亭臺樓閣和王府媲美,但占地至面積少三千平米以上。

  就是太破了,院子里到處荒草叢生,能從里面攆出來兔子的那種,更別說其他蛇蟲鼠蟻了。

  不看宅子外面,單看這宅子里面,和荒郊野外的破廟比起來也沒啥區別了。

  溜達了一圈,楊東旭一行人回到宅門口倒座房,整個四合院,也就這里是唯一能待人的地方了,而且還只有一間。

  這是房主的住處,房主是個穿著老式大褂一個,年過六十的老頭。

  屋子里亂七八糟的,什么都有,廚房和尿盆在一起,那酸爽味,熏得楊東旭有種想吐的沖動。

  楊東旭看了玄老頭一眼也沒遮掩,直接開口說道:

  “這房子也能買?重修一遍都夠我們買個差不多房子的吧?”

  房主老頭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笑容,玄老頭恨不得伸手給楊東旭一巴掌:

  “要不是這么破,還能輪到你來買?”

  玄老頭雖然說話不客氣,但楊東旭心里還是贊同他的說法的。就是因為太破了,所以政府那邊沒安排人來住,要不然早就變成大雜院了。

  也正是因為太破了,房主老頭平反后,這座老宅子才又還給了他。老頭一開始是不想把祖宅賣掉的,不然也不會重修大門了。

  可他忘記自己不再是以前那種腰纏萬貫的土豪了,家里也不是清朝的大官了,所以大門隨便修一下,他的腰包就見底了。

  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,他只得把宅子賣掉。

  “多少錢?”

  楊東旭后頭透過打開的門,又向后面的宅子看了一眼問道。

  “一……九千,九千就好了就好。”

  房主咧著嘴,用手指頭比劃了一下。

  這個破房子賣這么多錢貴嗎?一點都不貴,就算楊東旭不打算重修,放在這里幾年之后一間房子的地皮也不值這個價。

  可這個價格放在現在就多了,九千塊錢足夠楊東旭買一套三進的大院子,而且還是隨時能住的那種。

  楊東旭看了玄老頭一眼,發現玄老頭神游外物,根本沒回應自己,知道講價的事情玄老頭不準備參與了,便對房東老頭說道:

  “這樣吧,您也別說九千了,我也不坑你,照現在的行情八千塊錢,你要是覺得行,”

  “咱就去辦手續,不過你得月底前搬走,我準備把這里大修一下,年底要用的。”

  老頭看了看玄老頭,看了看武愛兵,顯然對旁邊站著大人,卻讓一個小孩子來和自己談價格有點奇怪。

  之前閉口不言的玄老頭看出了房東老頭的疑惑,開口說道:

  “是他出錢買房子,他雖然年齡小,但家里的事情能做主,他說咋樣就咋樣。”

  楊東旭看了看房東老頭又看了看玄老頭,覺得兩個人之間可能有關系。

  不然以玄老頭挑剔的目光,不會帶他來看這么破的房子,即便他說過不管房子好壞,只要地方夠大都行。

  不過玄老頭既然路上沒有說,楊東旭也不打算問。他只要確定玄老頭不會坑他就行,再說這么大的院子別說九千,就算一萬多塊拿下來也不虧。

  老頭不舍地看了一眼荒敗的院子,咬牙說道:

  “這樣吧,我也不多要了,八千五百塊錢,可以的話咱們現在就去辦手續,我也立刻搬出去,正好家里有事情,不用等到月底了。”

  買下大院子后,玄老頭便找了工程隊翻修院子。

  第一步是修第一個院子。

  這個院子相對來說保存得好些,修好之后就可以開業了。

  至于里面的院子,等過了年再重新裝修。

  回到什剎海邊的四合院,楊東旭便將買下院子的事情告訴了周雅。

  又陪周雅讀書。

  周雅很聰明,兩年來,初中的課程已經學得七七八八了。

  楊東旭問她要不要去上高中,將來好考大學。

  周雅搖了搖頭說道:

  “我還是想跟著弟弟學賺錢,我蓉姐說可以上夜大的,不用去學校上學,晚上和周末上課。”

  “只是要有高中學歷才能報考。弟弟,你能不能想辦法給我辦個高中文憑?”

  “姐姐,這個應該沒問題,你現在才開始自學高中課程,要不等你高中課程學得差不多了,我現幫你去辦個高中文憑,你去考個夜大試試。”

  玄老頭回到四合院,見楊東旭不在,便問周雅去哪兒了。周雅道:

  “旭子去找武愛兵了,那車鋪要關了,旭子去看看那間鋪子能不能干點別的。”

  玄老頭是來找周義仁的,讓周義仁看著點楊東旭,別讓他搞事情。他沒想到楊東旭去找武愛兵,就是為了周雅被欺負的事情。

  * * * *

  大楊家具公司成立后,只有幾個村民在大楊公司旁邊的倉庫里晃蕩,沒事可干。

  后來楊東旭便讓他的一個族叔帶著幾個去了北京,在北京郊外租了個大院子學做木工。

  也算是為將來的家具廠培養技術工人。

  開始學的是做普通的桌椅,后來楊東旭讓這些人做了個古怪的桌子。

  楊家村人從來沒見過這種桌子,長長的桌面,面上還包著絨布,邊上還有六個碗口一樣的大洞。

  楊東旭的族叔也不知道這桌子有什么用,但他是領隊的,見眾人看著畫上的東西說東說西,那二十好幾的族叔便道:

  “這是小秀才讓我們做的,那么多廢話干什么,照著做便是。”

  幾天后,楊東旭過來看桌子,第一批成品已經完成,雖然油漆啥的做得不怎么好看,但作為一張臺球桌,還算是合格的。

  楊東旭給每個工人發了五塊錢獎金,讓工人們好好學手藝,回老家才能辦好家具廠。

  武學兵是老北京人,西城區一帶門清,也認識些三教九流的朋友。

  東子是西城區一帶比較有名的混子,也是武學兵的發小。

  東子覺得武學兵人高馬大,面相又頗兇狠,在道上混肯定有威懾力。

  武學兵剛跟楊東旭學裝自行車的時候,東子還想讓武學兵一起跟他“打天下”呢。

  這天傍晚,武學兵請東子吃晚飯,東子以為武學兵碰上什么難事了,要讓他幫忙,便想勸武學兵跟他干。

  到了飯館才知道,請他吃飯的是武學兵的老板,一個還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。

  東子以為楊東旭是武愛兵老板的兒子,喜歡交結他這種江湖大哥呢。武愛兵道:

  “這位是楊少爺,他爺爺是在中央部委上班的。”

  武愛兵雖然沒當混子,但也混子最怕當官的。果然,東子一聽楊東旭的爺爺在中央部委上班,立刻對楊東旭尊重起來。楊東旭道:

  “聽武大哥說,東子大哥在西城區這一帶很吃得開,是不是真的?”

  東子笑道:

  “楊少爺,你不用叫我大哥,叫我東子就行了。我就在這街面上混著,沒啥吃得開吃不開的,就幾個兄弟聽我使喚。”

  楊東旭道:

  “那行,我叫你東子,你也別叫我什么楊少爺了,你叫我旭子就行了。不知道東子在這街面上混,圖的是啥?”

  東子一下子愣住了,在街面上混,不就是想多撈些錢嗎?“旭子,我眼下沒工作,那些兄弟也沒工作,只能在街上混著,撈點錢討生活。”

  “東子,我有個生意想找人做,不知道你想不想做。”

  “什么生意?”

  三人吃了晚飯走到原來的車鋪,車鋪里放著一張臺球桌。武愛兵拿起三腳架把球整理好,隨后將一個白球邊到了桌子對面,拿著球桿啪一下打了出去。

  “這是……”

  看到武愛兵的示范東子眼睛一亮。

  “臺球,一套臺球連帶臺球桌和兩個球桿兩百塊錢。”

  “兩百塊錢一套?”

  東子的眉頭挑了起來。

  旁邊的武愛兵也愣了一下,他雖然意識到楊東旭搗鼓出來,這個東西是想和東子合作,但他沒想到這么一套東西比自行車都貴。

  兩百塊錢一套臺球設備這東西貴嗎?相比于成本自然貴,這玩意搗鼓出來比組裝自行車都節省成本,總體還不到五十塊錢。

  可相對于買回去就開始不斷貶值的自行車,這玩意可是能很賺錢的。

  別的不說,在這個生活極度缺少娛樂項目的年代,一塊錢一個小時,或者說兩毛錢玩一局是絕對有人玩的。

  如果按照一個小時一塊錢的收費標準來,不說白天十二個小時這個東西不閑著。

  哪怕五個小時有人玩,一天也就是五塊錢,一個半月差不多就回本了,之后的收入全都賺的。

  就算是把租房子的錢,以及人員工作算進去,最多兩個月所有投資都能收回,然后開始不斷盈利,所以這個東西在楊東旭看來一點都不貴。

  “我這邊有三套臺球桌,你隨便找個地方擺一擺,這玩意簡單隨便摸幾下就能上手,”

  “一塊錢一個小時肯定有人玩,你先拉回去試試,然后再決定要不要再弄幾套。”

  楊東旭稍微琢磨一下開口說道。

  “沒問題,你都這么仗義了,我要是再推三阻四的,那就太不給臉了。”

  東子拿了球桿試了幾下,感覺不錯,立刻應了下來。

  幾天之后,東子便去找楊東旭了,想再要十張球桌。楊東旭做算了下時間后說道:

  “十套的話需要幾天時間,這樣吧,一星期后你告訴我地方,我讓人把東西送過去。”

  “那行,沒問題,只不過……”

  東子面色有點尷尬欲言又止。

  “有什么話就直說,我們現在也算是朋友了,不是嗎?”

  “那我就不藏著掖著了,我租的那個房子有點大,足足可以放下二十張臺球桌,再加上地段也不錯,所以我這手頭有點緊。”

  楊東旭要的就是東子給不了貨款,不動聲色問道:

  “你能給多少錢貨款。”

  東子咬了咬牙說道:

  “我最多只能先把之前三套臺球桌的錢給你,新要的這十張的錢可能要緩一緩,不過你放心兩個月之內我肯定把貨款結清。”

  “你要是不放心的話,我可以把我家的房契抵給你。”

  “房契不房契的不至于,我準備在東安福胡同那邊開一家飯館,街面上那些人你比我熟,所以需要你幫襯一下。”

  東子拍了拍胸脯說道:

  “這個我沒問題,等你飯館開業,誰敢在你店里出什么幺蛾子,我打斷他的腿。”

  楊東旭又道:

  “第二個呢,我之所以要開飯館,是因為我姐以前是在毛紡廠門口賣包子的,”

  “后來被幾個小青年欺負了,所以我們家包子生意不能做了,就只能到東安福胡同那邊去開飯館了。”

  “之前忘記了拜碼頭,所以這一次提前做好準備。”

  “還有這事?你放心,這樣事情……”

  東子立馬開口想要保證,可還沒說完就停了下來,看著楊東旭有些不確定的問道:

  “你的意思是?”

  “我沒什么意思,就是想要防范于未然而已。”

  “你要是真手頭緊的話,錢過段時間再給也行,我這邊先幫你墊上,不過時間不能太長,畢竟人家那邊還一大幫子人等著吃飯呢。”

  “這個你放心,兩個月之內我肯定結清,畢竟我那邊地方夠大,還等著多賣臺球桌呢,要是生意好,我還要多開幾家,欠著你的錢我上哪里拿貨去?”

  東子說出了確定時間,表示自己不會賴賬。

  “那就好,你新開的店在哪里地址留一下,做好之后我讓人直接給你送過去。正好到時候我也認認門。”

  楊東旭笑著把事情定了下來。

  “那感情好,到時候我請你吃一頓好的。”

  東子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,沒想到事情會這么順利,剛想留下地址,突然想到剛才那件事:

  “那個……那個事情……”

  “哪個事情?你先拿臺球桌,兩個月之內付款的事情不是定下來了嗎?”

  楊東旭眨了眨眼睛,笑得像個小狐貍,不過卻側著頭看了看東子的腿。

  “哈哈,對對對,事情定下來了,看我這腦子有的時候有點糊涂。”

  東子大笑道,然后把自己臺球室的地址留下來起身離開,走到門口的時候回頭給了楊東旭一個“我明白”的眼神。

  楊東旭笑了笑,沒有說話,也沒有點頭有任何表示,只是十分熱情地送東子出了院子。

  “您忙您的,不用送了。”

  東子連忙揮手客氣幾句,不知道為什么對楊東旭這個小屁孩用上了敬語。

  周義仁回到家,問飯館那邊的事情辦得怎么樣了。被楊東旭吐槽了好一陣子。

  國家的鼓勵政策是出臺了,可就發了幾份文件號召一下,至于下面怎么辦事。

  也沒個章程,辦個證不知要跑多少趟,弄得想創業的人就算想干事也干不成。

  周義仁聽了直皺眉頭,問道:

  “真那么難辦?”

  楊東旭道:

  “當然了,我扛著你這面大旗,街道辦的人幫忙,很多事情從簡辦理才能及時辦下來的,”

  “這不,還有幾個手續還沒辦完呢,估計全部辦完,沒兩個月,別想拿到營業執照。”

  “這還是我們有些門路的,那些沒有門路的人呢?他們辦理這個營業執照需要多長時間?半年還是一年?”

  “原本想自己做點小買賣的知青,結果因為辦理營業執照的事情就卡個一年半年的,你覺得那些人還會想著去創業?”

  “有你說的這么夸張嗎?”

  周義仁有點不高興了,他一直都認為官員是人民的公仆,所以對于楊東旭把公仆說得如此惡劣,他自然不高興。

  “得,你還別不信。你要是不信,你可以自己親自跑一跑,把還幾個手續給辦了。”

  “別表明身份,你要是兩個月,不,三個月內能把營業執照辦理下來,”

  “哪怕你只是開個饅頭鋪的營業執照,你不讓我收的那些老物件,我從此一件都不收了。”

  楊東旭此時格外像個憤青。主要是他被那些公仆給弄得太火大了。

  這還是大部分手續都是武愛兵跟著街道辦跑的,他只是偶爾湊熱鬧去看看,要是全程都跟著,他放把火把那些部門燒了的心都有。

  周義仁看著小孩子樣的楊東旭吐槽,心里有些郁悶,他覺得很好的地方,在干孫子眼里似乎都不好。

  隨后問楊東旭該怎么改進,怎么推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。

  楊東旭眼珠一轉,對周義仁道:

  “上次雅子阿姨請我去日本,我跟雅子阿姨出去,看到日本的行政審批好幾個部門都歸在一起,群眾要辦事情,到一個地方就能辦好多事情。”

  “我們是不是可以學他們,將幾個相關的行政審批機構也放在一個大廳里。”

  “這樣群眾辦事情方便不說,很多機構放在一起辦公,每個機構的服務態度也一目了然。”

  說到鼓勵群眾創業,楊東旭又道:

  “現在國家開放的步子還是小了些,我覺得不但要鼓勵群眾當個體戶,還要鼓勵群眾自辦工廠,畢竟只有商品生產出來了,才有商品流通。”

  “要不然光有群眾當個體戶,沒有商品流通,效果不大啊。”

  “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?”

  周義仁瞥了眼楊東旭,老臉有些微紅,怎么覺得自己像個學生,干孫子倒像個老師了。

  楊東旭道:

  “不是啊,你那邊不是有美國經濟方面的書嘛,我看到說上書美國經濟為什么能超越歐洲,”

  “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國的經濟政策寬松,鼓勵民眾創業,所以才能超越歐洲的。”

  到了十二月底,飯館準備得差不多了,毛紡廠那邊卻發生了一件嚴重的斗毆事件,說是兩幫混子為了搶地盤打了起來。

  毛紡廠那邊幾個小混混都被人打斷了腳,傷得不輕。

  雖然沒弄出人命,但這件事情影響很大,北京市公安局開始了嚴打行動。

  楊東旭知道八三年有全國的嚴打行動,不會因為這事提前開始了吧?

  楊東旭立刻叫武愛兵過來,讓他去告訴東子,最近風聲緊了,讓東子手下有犯事的,早些出去避避風頭,開臺球廳就老實開臺球廳,不要多事。

  武愛兵也猜測那幾個小混混被打斷手跟楊東旭有關,但具體什么情況不清楚,楊東旭讓他做什么,他就去做什么。

  或許楊東旭只是從周義仁那里知道了一些內幕消息,出于朋友關系才通知東子的也不一定。

  東子得到武愛兵的傳話,知道是怎么回事,立刻叫那天晚上參于斗毆的人都到鄉下去避風頭,每人還給了五十塊錢。

  臺球廳才開沒多久,東子手上也沒多少閑錢,只能緩些日子還錢給楊東旭了。

  東子相信楊東旭知道他要安頓兄弟,不會來催他還錢的。

  玄老頭和周義仁一左一右坐在太師椅上,盯著站在客廳中央的楊東旭道:

  “毛紡廠那邊的事情是不是你搞出來的?”

  楊東旭一臉無辜道:

  “毛紡廠那邊出什么事了?”

  兩老知道楊東旭是為了周雅出氣,見楊東旭不肯承認,也沒追問。周義仁道:

  “你將來是要做大事情的,怎么能用這種方式做事情呢?”

  晚上睡覺,周雅抱著楊東旭道:

  “弟弟,謝謝你。”

  “姐姐,我是男子漢大丈夫,說要保護你,就一定保護你的。”

  冬天的被窩是多么暖和,有了周雅姐姐的被窩更是暖和。楊東旭低頭抱著周雅,整個臉都貼到了周雅的脖子下面,呼出的熱氣都打在美少女的胸口。

  楊東旭感覺周雅姐姐的身體越來越熱,呼吸也變得越來越急促了。

  唉,什么時候才能做一個真正的男人啊。楊東旭緊緊抱著周雅,感受著美少女飽滿胸脯的顫動,多么溫柔,多么美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