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(2)
又過了幾日,一天下午,老先生回來時,渾身抖動厲害,走路時兩腳無根,東搖西晃的。放下皮箱,卻無意去打開,就勢躺到地上,頭枕皮箱歇下了,傳來的酒氣,也比往常濃了些,熏得甄永信有些惡心。
傍晚,站前廣場上的行人稀少下來,一排眼明眼瞎的神算們,紛紛收了卦攤兒。甄永信也裝好八卦圖,打算離開時,見身旁的老先生頭枕皮箱,發出鼾聲。物傷其類,心里不免滋生一絲同情,上前推了推老酒鬼,輕聲問,“老先生,天兒不早啦,該回家了。”
老酒鬼停了鼾聲,眨巴一下干澀的眼睛,瞟了甄永信一眼,又向天空望了望,咕嚕一聲,“天亮了嗎?”
“不是亮了,”甄永信忍不住,笑了,“快黑天啦,該回家了。”
“回家?”老酒鬼像自言自語地問,眼里有些濕潤,“家在哪兒?阿拉從年輕時起,就不知道家在哪里啦。”說完,一只胳膊強撐起身子,另一只手伸向褲襠,摸了一吧,問,“這么說,剛才下雨啦?”
“沒有下雨呀,今天是大晴照天。”甄永信說著,往老酒鬼褲襠看,那里已是濕漉漉地一片,知道他醉酒時,把褲子給尿了,跟著,就聞到一股臊臭氣味。
老酒鬼并不介意自己的窘態,喃喃自語道,“老弟,咱算不過那些奸商啊。你瞧,往常他往酒里摻水,我喝兩大碗,正好;今兒個,他忘記摻水了,我喝兩大碗,就醉了。”說罷,呵呵地傻笑起來。笑過之后,試著起身,卻覺得有些吃力,望了望甄永信,問,“老朽還有些醉意,老弟可愿扶老朽回旅館?”
“一道走吧。”甄永信邊說,邊伸手扶老酒鬼起身。老酒鬼身子極虛弱,胳膊的皮下,仿佛裹著的不是肉,而是水,抓住他胳膊,透過皮肉,甄永信似乎感到,已經握住了老人的骨頭。
在站前廣場南邊,過了馬路,向東拐,有家不起眼的小旅店,便是老人的住處。旅店里過道極窄,不容二人并行,必須側身才能走過。到了房間,怕老人的下身把床鋪弄濕,甄永信幫著把他的褲子脫下。老人就光著身子,爬上床,扯過被子披在身上。甄永信手上已經沾了尿水,正要洗手,索性把老人尿濕的衣褲,一塊裝進盆里,打來清水,浣洗起來。在家從未洗過衣服,冷丁干起這活兒,也不帶勁兒,只是胡亂把尿堿洗去罷了,擰干后搭在床頭。
這會兒,老人差不多醒了酒,看著平日坐街的同人在照料自己,心里好生感激。見甄永信把臟水倒掉,就喊他過來,座在床邊休息,二人就此成了知己,話也多了起來。
“老弟年庚幾何?”
“虛歲五十一。”甄永信答道。
“壬酉年生人。”老人聽過,自言自語道。“我聽老弟平日里言語斯文,該是求得過功名之人吧?”
甄永信驚嘆老人功底老辣,心里暗暗佩服,便不敢拿假話蒙他,“老先生眼明,晚生光緒十八年,僥幸中過童子試秀才,本想再有進步,不料倭人入侵,割去遼南,晚生功名夢碎,迫于生計,游走于江湖之上。”
“造化弄人,生生毀了一世英才。”老人慨嘆一聲,像似自言自語,甄永信卻分明聽得清晰,老人這是在褒獎他,心中大感快慰,談興高漲起來,把近日心里的迷惑亮了出來。
“晚生聽老前輩的口音,好像是江浙一帶。想那東南是繁華地界,前輩何不在那邊發財,卻到這里來錙銖贏余?”
見甄永信問,老人苦笑一聲,搖了搖頭,“說來慚愧啊,”沉默片刻,說道,“想當初,老朽也是出身豪門,父親在上海,開有三家當鋪,老朽是家中獨子,少不得父母溺愛,一小嬌生慣養,身上的毛病就多了起來,起初是逃學,接下來是逛窯子,接下來是賭博,再接下來是抽大煙,成天和一些酒肉朋友在街上游手好閑,到了十六歲的時候,所有的毛病就沾全了。老天狠心,在那一年,讓我雙親駕鶴西歸,兒就從母掌心兒的寶貝,一下子成了孤兒。不通經營,成天和一幫狐朋狗友鬼混,只兩年功夫,三家當鋪全都改姓易人。見我成了窮光蛋,一幫酒肉朋友也作鳥獸散,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,整日里浪跡街頭,干些坑蒙拐騙的勾當,勉強弄個溫飽,二十歲那年,遇上了‘大師爸’過江龍,收我為徒,開始隨‘大師爸’游走江湖。‘大師爸’見我機靈,有悟性,會做事,把我當成真傳弟子,口授《英耀篇》于我,只怪我不爭氣,屢屢觸犯行規,盛怒之下,‘大師爸’將我掃地出門,勒令不得在江南做局。我便只得到北方來……”
“你壞了什么規矩?”甄永信對“江相派”山規,極感興趣,不等老先生說完個人的簡歷,插嘴問道。
“‘江相派’山規太多,約束弟子極嚴,比方說,不得騙色,不得做‘瓜’‘一哥’……”
“什么是做‘瓜’‘一哥’?”甄永信太著急,等不及老人把話講完,緊著問。
“就是在做局時,不把本分的老實人置于死地,一旦那樣,就會讓人識破你,壞了門風,斷了自己和同人的財路。”
甄永信恍然記起,自己當初拜徐半仙學藝時,徐半仙也曾這么叮囑過,只是不如“江相派”講得這么職業,結果自己自作聰明,就惹出了人命官司,被迫亡命天涯。看來這“江相派”還真的絕非浪得虛名。必有更專業的秘笈深藏不露,怕錯過眼下的機會,甄永信跟著問,“老前輩剛才提到的《英耀篇》,是一部什么書?”
老酒鬼聞言,臉上略顯為難,頓了一下,說道,“《英耀篇》不是書,是‘江相派’的真傳口訣,通常是‘大師爸’口授給真傳弟子的。‘英’是指一個人的家世;‘耀’是指通過巧妙的手段,洞察問卜者的家世,以便因勢利導,把銀子賺下。一般同門弟子中,只有‘個頭’能夠‘壓一’者,才能獲此真傳。”
“‘個頭’、‘一’是什么意思?”
“就是儀表堂皇,能讓問卜者見而敬服,天質聰慧,口才極佳者。”
“老前輩可肯把《英耀篇》說出,讓晚生聽聽?”
老酒鬼輕笑一下,說道,“其實,第一天見到你,剛一搭話,我就知道你是一個‘空子’”
“什么是‘空子’?”
“就是沒獲‘大師爸’真傳的江湖客。”老先生解釋之后,接著剛才的話頭往下說,“只是看了你兩天,覺得你功底堅實,‘敲’、‘打’、‘審’、‘千’、‘隆’、‘賣’還都有樣兒,不亞于‘江相派’已出師門的真傳弟子,便知你悟性極高,絕非等閑之輩。”
“老前輩請慢些,學生有些懵懂,剛才你說的‘敲’、‘打’、‘審’、‘千’、‘隆’、‘賣’,是指什么樣說的?”
“這是算家探明問卜者家世和欲求的手段,所謂‘敲’,就是用言語去探明對方,據我觀察,這一點,你已做得不錯了;‘打’,就是在和問卜者交流時,趁其不備,突然問起你想知道的事端;‘審’,就是根據問卜者的言語、神態、衣飾等,作出適當的定位判斷;‘千’,就是恐嚇威脅;‘隆’,就是吹捧恭維;‘賣’,就是妄下斷語,讓問卜者心服。這些都是教條,具體做來,還需靈活機智,相機行事。譬如,有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男人跑來看相算命,他外穿一件七八成新的熟衫褲,入門后遲疑片刻,看看四周無熟人,這才放心走入。他手尖腳細,皮膚細嫩,面色憔悴,雙目無神。問他算命還是看相,他先問清酬金后,才答道,‘先給我看看氣色吧。’不消說,這青年男人的行藏動作,已經把他自家的身世和遭遇告訴我們了。他衣著稱身卻已破舊,手尖腳細而愁苦,表明他是個‘二世祖’之流的人物,兩三年前還闊綽,只是近年破落了。青年人總工喜歡三五成群的前來看相算命,可此人的反常,只有兩種可能:或是他心里有難以言喻之隱情;或是窮極無聊,往日酒肉朋友作鳥獸散,落魄街頭。‘敲’他一下,看他若非前者,則要考慮后一種可能了,而通常一個富室敗落,不外乎三種原因:一是生意失常,一是天隆橫禍,一是自身揮霍無度,五毒俱全。而‘二世祖’們落破的原因,十之八九,是第三種。只有那些不久前還在花廳妓館稱豪顯闊的膏粱豎子,窮死也要留下一兩件光棍皮來遮門面,也只有這種人,窮了,就失掉了往日的狐朋狗友,才會獨自游蕩,怕見從前那幫狐朋狗友。從他破落的緣由,又可推出,他可能幼年喪父,有兄弟,也不會太多。因為,如果其父尚在,或有兄長當頭,斷不容他胡作非為,把那份家業破敗光了,只有那些‘二世祖’,在慈母的溺愛下,才會養成揮金如土、好吃懶作的惡習。
“雖如此,你卻不敢貿然‘落千’,仍要‘敲’個清楚,‘審’個明白。起初,可用‘我看你面色晦暗,怕你在這一兩年內,家中會有大喪。令慈大人還在嗎?’這類的話,來‘敲’他的父母。如果他答道,‘家母去年已逝’,那就‘響賣’一下:‘我看得對吧,你這一兩年內,真的喪了母親。’跟著就‘打蛇隨棍上’,‘打’他一下,突然問道,‘令尊大人過世多久了?那年你幾歲?’他要是答道,‘在我五歲那年去世的’,那又可‘響賣’一下:‘額角巉巖先喪父,你額角這般巉巖,當然幼年喪父呢。’跟著又‘打’,‘你是長子吧?’如果對方答,‘是’。那么他有幾個兄弟,就可以‘審’出來了。你想啊,他居長,五歲喪父,難道會有五六個兄弟不成?于是乎,又可以‘賣’一下,‘我怕你命中無兄弟,有,也不過一兩個,且不和,對吧?’待這些都探清楚了,就可以落‘千’,先‘千’他的落魄,再‘千’那班朋黨如何忘恩負義,又‘千’他親戚故舊如何冷落嫌棄他。這些話,不光對這個敗家子合適,對所有家道衰落的人都合適,自然會句句‘千’中這青年人的心病,這就叫作‘無千不響’。
“只是‘千’,只能靈得從前那一段,來問卜的,多是求未來的前程,這就非‘隆’不可。‘隆’,可以起兩種作用,一是給問卜者眼前以心靈上的安慰;二是對他將來的命運作出預測與暗示,常會滋生也一種精神上的力量,影響他的前途。所以,‘隆’并不等于一味的盲目贊譽,而是根據他自身的條件,對其前途作出適當的暗示,并加以鼓勵。這個‘二世祖’,讀書不成,仕途無望;貪生怕死,難以從戎;欲行商賈,怕他連本錢也籌不齊。你要是預言他將來可以成為高官巨賈,必是死門絕徑,最終落得個你胡言讕語的罵名;若是叫他痛改前非,低下心氣,去謀個無需本錢的差事,過起勤儉的生活,興許他能做到,你的預言才能靈驗。所以,‘隆’,是最難把握的,需要因人而異,因世而異。適逢太平盛世,你要激勵資質好的、家境殷實的子弟好好讀書,力爭仕途,或是營生商賈;如遇亂世,就要激勵機智勇敢的后生,投筆從戎,或是‘撈偏門’。”
“什么是‘撈偏門’?”甄永信問。
“就是承辦煙館,走私貨之類的營生。這樣一來,才能無往而不利。你設壇一方,教成千上萬的人去這樣行事,難保其中沒有發跡的,他們發跡了,將來成了高官巨賈,心里就高興,就會替你張揚,這就是你眼下的功利,有幾個有權有勢的人替你倆捧場,你也就有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了。至于那些撈不起的人,縱然仍舊落魄,也不敢說你不靈,因為你在替他們相算時,早已埋下好多伏筆,比如說,看他家宅的風水如何?祖上陰德怎樣?不一而足,他們沒發跡,也只好怪他自家的風水不好,祖上沒積陰德。而那些聽信你的預言,走上武途,拋尸沙場的人,更是沒有生口對證,還怕他們損毀你的聲譽不成?”
“這些就是老前輩剛才提到的《英耀篇》?”見老先生停下,甄永信問。
“不是,這只是‘敲’、‘打’、‘審’、‘千’、‘隆’、‘賣’相術的運用而已。”
“那《英耀篇》上都有些什么?先生可愿教晚輩?”
老先生又覺為難,沉吟下來,沉吟片刻,終于開了口道,“‘江相派’門風極嚴,《英耀篇》只能由‘大師爸’口授給真傳弟子,不得外傳他人。左右我已屢破山規,不妨再破一次,只是你獲取后要謹記,不可再轉傳他人。”頓了下,接著說,“時間久了,一些字句我也忘了,記不真切,只能記得個大概。”說完這句,又停了下來,清了清思路,闔上雙眼,輕緩舒合,抑揚頓挫地背誦道,“一入門先觀來意,即開言切莫躊躕。天來問追欲追貴,追來問天為天憂……”
甄永信不懂“天”和“追”是什么意思,知道這必是行中隱語,剛要打斷,討問明白,卻又擔心會就此打斷老先生的思路,惹老先生不快,便忍下話頭,生硬記著,打算等老先生背完后,再問清楚。接著聽老先生背誦:“八問七,喜者欲憑子貴,怨者實為七愁;七問八,非八有事,定然子息艱難。士子問前程,生孫為追古。疊疊問此件,定然此件缺;頻頻問原因,其中定有因。一片真誠,自說慕名求教,此人乃是一哥;笑問請看我賤相如何?此人若非火底,就是畜牲!砂礫叢中辨金石,衣冠隊內別魚龍……”老先生背到這里,嘎然止住,眉頭緊鎖,像似在思索什么,又過了一會兒,無奈地搖搖頭,嘆息道,“忘了!忘了!唉,老了,這里忘了四句。”
甄永信心里遺憾,卻又不知該如何安慰老先生。又過了一會兒,老先生實在記不起來,只好跳過這四句,接著往下背,“僧道縱清高,不忘利欲;廟廊達士,志在山林。初貴者志極高超,久困者志無遠大。聰明之子,家業常寒;百拙之夫,財終不匱。眉精眼企,白手興家之人;碌碌無能,終生工水之輩。破落戶窮極不離鞋襪;新發家初起好炫金飾。神暗額光,不是孤孀亦棄婦;妖姿媚笑,倘非花底定寵姬……”
老先生再次停下,思索了半晌,才嘆道,“又忘了,下面還應有兩句,忘了。”說完,跳過這兩句,接著背道,“滿口好好好,久居高位;連聲是是是,出身卑微。面帶愁容而心神不定,家有禍事;招子閃爍而故作安詳,禍發自身。好勇斗狠,多遭橫禍;怯懦無能,常受人欺。志大才疏,終生咄咄空抱恨;才偏性執,不遭大禍亦奇窮。治世重文學之士,亂世發草澤英雄。通商大邑竟工商,窮鄉僻壤爭田林……”
頓了下,老先生又說,“這里又忘了四句。”說完,接著又背,“急打慢千,輕敲而響賣;隆賣齊施,敲打審千并用。十千九響,十隆十成。敲其天而推其比;審其一而知其三。一敲即應,不妨打蛇隨棍上;再敲不吐,何妨撥草以尋蛇。先千后隆,無往不利;有千無隆,帝壽之材。故曰:無千不響,無隆不成。學者可執其端而理其緒,舉一隅而知三隅。隨機應變,鬼神莫測;分寸已定,任意縱橫。慎重傳人,師門不出帝壽;斯篇既熟,定教四海揚名。”
老先生把最后一句高聲挑起,隨后閉緊嘴巴,雖雙目不睜,臉上卻漾溢出幾分得意。甄永信心里有事,老惦記著幾處隱語,怕時間久了,給忘記了,不待老先生把那份兒得意仔細體味下去,趕忙問道,“老前輩,有幾處我聽后,還不能明白,請老前輩點化才行。比方說,‘天’、‘追’、‘七’、‘八’、‘生孫’、‘火底’、‘畜牲’,都是什么意思?“
“‘天’是父母,‘追’為子女,‘七’是夫,‘八’為妻,商人叫‘生孫’,‘火底’為權貴,‘畜牲’就是賤民,人忒老實叫‘一哥’。”
甄永信聞言,霍然醒悟,心中敞亮起來,仿佛這《英耀篇》,他從前就曾讀過,只是由老先生背誦,幫著他重新溫習了一遍罷了。
看甄永信還在那里用心體味,老先生補充了一句,“經文是死的,人是活的,只有活學活用,方能舉一反三,觸類旁通,行至極致。如能有媒人合作,效果更佳。”
“這又不是為兒女訂親,要媒人干什么?”甄永信納罕起來。
老先生微笑一下,搖了搖頭,“這里的‘媒人’,還是隱語,用你們北方話講,就叫‘牽驢’,是做局時的幫手。”
“噢,要是這樣的話,晚生愿做老前輩的‘媒人’,與老前輩在奉天做幾局,不知老先生意下如何?”甄永信本想這樣一來,還能再跟老先生學些“江相派”的手段,不料老先生聞言,卻大搖其頭。甄永信見了,迷惑起來,追問究竟,老先生沉靜下來,神情暗然,過了一會兒,衰嘆道,“晚了,老朽眼下百疴纏身,年輕時作踐自己,養成這一身毛病,是改不掉的,也就難以‘壓一’了。”
聽老先生話里有話,甄永信心里又起了好奇,趁機問道,“想當年,老先生做起局來,也該是風生水起了!”
這句話果然撩動了老先生的思緒,眼里泛出興奮,狂笑了一聲,極自豪地指著那只舊皮箱,說,“想當年,這只箱子里,是不裝爛什物的,全是黃貨,每日里由跟班提著。光緒十六年,北京西直門的永貝勒府,曾歸于老朽名下。那可是京城里五進的深宅大院。”
“后來呢?”
“后來?”老先生自嘲地笑了起來,“五毒上身,豈容你保全家業?真所謂其家興也忽然,敗也忽然。”
甄永信聽了,心里一陣發涼。想想幼年時父親敗家的往事,好友賈南鎮由富而窮的經歷,暗自慶幸自己沒沾染上那些毛病。老話說,興家不易敗家易,還真有道理。
看看天色不早,腹中饑鳴,見老先生已醒了酒,便問,“不知老前輩,晚飯想吃些什么?”
老先生見問,眼里露出一絲驚喜,脫口問道,“還有晚飯?”
“晚上不吃飯哪兒成?腹中饑枵,難得入睡。”
“呵呵,”老先生咧著嘴笑了笑,“我已多年沒吃晚飯了。通常只中午一頓飽酒,傍晚再去抽一泡,回來倒頭就睡。若蒙老弟不棄,要一碗炸醬面就成,再麻煩打兩碗酒。”
“酒?老前輩中午已大醉,晚上再喝兩碗,豈不是醉上加醉?哪里消受得了。”
“老弟不知,中午大醉,耽誤我傍晚一泡煙,眼下衣服全濕,不能光著身子去煙館,只好飲兩碗酒,醉上加醉,興許,這一夜能打熬過去。”
畢竟是蓬水相逢,相交不深,甄永信不想逆了老先生的興子。起身出去,在旅社對過的小飯館,要了兩碗酒,和兩碗炸醬面,借了一只托盤,交了押金,把酒飯端回旅店。
老先生先端起炸醬面,斯斯文文地細嚼慢咽,一碗面足足吃了兩袋煙功夫,待放下面碗,端起酒碗時,卻來了豪氣,“咚咚咚”沒緩氣兒,一飲而盡;放下酒碗,擦干嘴角,又端起第二碗,照樣一飲而盡。把酒碗放下,心滿意足,笑了笑,望著甄永信,“江湖之上,能和老弟相識,也是老朽的福氣。敢問老弟臺甫?”
“姓甄,賤名永信。”
“噢,我觀老弟言語審慎,行事持重,想必城府不淺。如把這《英耀篇》默記于胸,潛心修造,必成大器。只是這行中秘籍,不可輕易傳人,傳人不當,非但無助于他,反倒害了他。”
甄永信本打算借機把自己一知半解的《扎飛篇》和《阿寶篇》探問明白,無奈老先生這時上了酒勁兒,兩眼泛紅,舌頭開始倒板,眼看老先生即將倒下,甄永信追問了一句,“前些天,第一次見老先生時,問我‘班目’、‘叩經’、‘問丙’的那些話,是什么意思?”
老先生微睜雙眼,口齒有些不清地答道,“‘班目’即看相,‘叩經’是占卦,‘問丙’是批八字。”說完,倒頭睡下,不再理他。看看時候不早了,甄永信把老先生的被褥安頓好,收拾好碗筷,端了出去。
傍晚,站前廣場上的行人稀少下來,一排眼明眼瞎的神算們,紛紛收了卦攤兒。甄永信也裝好八卦圖,打算離開時,見身旁的老先生頭枕皮箱,發出鼾聲。物傷其類,心里不免滋生一絲同情,上前推了推老酒鬼,輕聲問,“老先生,天兒不早啦,該回家了。”
老酒鬼停了鼾聲,眨巴一下干澀的眼睛,瞟了甄永信一眼,又向天空望了望,咕嚕一聲,“天亮了嗎?”
“不是亮了,”甄永信忍不住,笑了,“快黑天啦,該回家了。”
“回家?”老酒鬼像自言自語地問,眼里有些濕潤,“家在哪兒?阿拉從年輕時起,就不知道家在哪里啦。”說完,一只胳膊強撐起身子,另一只手伸向褲襠,摸了一吧,問,“這么說,剛才下雨啦?”
“沒有下雨呀,今天是大晴照天。”甄永信說著,往老酒鬼褲襠看,那里已是濕漉漉地一片,知道他醉酒時,把褲子給尿了,跟著,就聞到一股臊臭氣味。
老酒鬼并不介意自己的窘態,喃喃自語道,“老弟,咱算不過那些奸商啊。你瞧,往常他往酒里摻水,我喝兩大碗,正好;今兒個,他忘記摻水了,我喝兩大碗,就醉了。”說罷,呵呵地傻笑起來。笑過之后,試著起身,卻覺得有些吃力,望了望甄永信,問,“老朽還有些醉意,老弟可愿扶老朽回旅館?”
“一道走吧。”甄永信邊說,邊伸手扶老酒鬼起身。老酒鬼身子極虛弱,胳膊的皮下,仿佛裹著的不是肉,而是水,抓住他胳膊,透過皮肉,甄永信似乎感到,已經握住了老人的骨頭。
在站前廣場南邊,過了馬路,向東拐,有家不起眼的小旅店,便是老人的住處。旅店里過道極窄,不容二人并行,必須側身才能走過。到了房間,怕老人的下身把床鋪弄濕,甄永信幫著把他的褲子脫下。老人就光著身子,爬上床,扯過被子披在身上。甄永信手上已經沾了尿水,正要洗手,索性把老人尿濕的衣褲,一塊裝進盆里,打來清水,浣洗起來。在家從未洗過衣服,冷丁干起這活兒,也不帶勁兒,只是胡亂把尿堿洗去罷了,擰干后搭在床頭。
這會兒,老人差不多醒了酒,看著平日坐街的同人在照料自己,心里好生感激。見甄永信把臟水倒掉,就喊他過來,座在床邊休息,二人就此成了知己,話也多了起來。
“老弟年庚幾何?”
“虛歲五十一。”甄永信答道。
“壬酉年生人。”老人聽過,自言自語道。“我聽老弟平日里言語斯文,該是求得過功名之人吧?”
甄永信驚嘆老人功底老辣,心里暗暗佩服,便不敢拿假話蒙他,“老先生眼明,晚生光緒十八年,僥幸中過童子試秀才,本想再有進步,不料倭人入侵,割去遼南,晚生功名夢碎,迫于生計,游走于江湖之上。”
“造化弄人,生生毀了一世英才。”老人慨嘆一聲,像似自言自語,甄永信卻分明聽得清晰,老人這是在褒獎他,心中大感快慰,談興高漲起來,把近日心里的迷惑亮了出來。
“晚生聽老前輩的口音,好像是江浙一帶。想那東南是繁華地界,前輩何不在那邊發財,卻到這里來錙銖贏余?”
見甄永信問,老人苦笑一聲,搖了搖頭,“說來慚愧啊,”沉默片刻,說道,“想當初,老朽也是出身豪門,父親在上海,開有三家當鋪,老朽是家中獨子,少不得父母溺愛,一小嬌生慣養,身上的毛病就多了起來,起初是逃學,接下來是逛窯子,接下來是賭博,再接下來是抽大煙,成天和一些酒肉朋友在街上游手好閑,到了十六歲的時候,所有的毛病就沾全了。老天狠心,在那一年,讓我雙親駕鶴西歸,兒就從母掌心兒的寶貝,一下子成了孤兒。不通經營,成天和一幫狐朋狗友鬼混,只兩年功夫,三家當鋪全都改姓易人。見我成了窮光蛋,一幫酒肉朋友也作鳥獸散,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,整日里浪跡街頭,干些坑蒙拐騙的勾當,勉強弄個溫飽,二十歲那年,遇上了‘大師爸’過江龍,收我為徒,開始隨‘大師爸’游走江湖。‘大師爸’見我機靈,有悟性,會做事,把我當成真傳弟子,口授《英耀篇》于我,只怪我不爭氣,屢屢觸犯行規,盛怒之下,‘大師爸’將我掃地出門,勒令不得在江南做局。我便只得到北方來……”
“你壞了什么規矩?”甄永信對“江相派”山規,極感興趣,不等老先生說完個人的簡歷,插嘴問道。
“‘江相派’山規太多,約束弟子極嚴,比方說,不得騙色,不得做‘瓜’‘一哥’……”
“什么是做‘瓜’‘一哥’?”甄永信太著急,等不及老人把話講完,緊著問。
“就是在做局時,不把本分的老實人置于死地,一旦那樣,就會讓人識破你,壞了門風,斷了自己和同人的財路。”
甄永信恍然記起,自己當初拜徐半仙學藝時,徐半仙也曾這么叮囑過,只是不如“江相派”講得這么職業,結果自己自作聰明,就惹出了人命官司,被迫亡命天涯。看來這“江相派”還真的絕非浪得虛名。必有更專業的秘笈深藏不露,怕錯過眼下的機會,甄永信跟著問,“老前輩剛才提到的《英耀篇》,是一部什么書?”
老酒鬼聞言,臉上略顯為難,頓了一下,說道,“《英耀篇》不是書,是‘江相派’的真傳口訣,通常是‘大師爸’口授給真傳弟子的。‘英’是指一個人的家世;‘耀’是指通過巧妙的手段,洞察問卜者的家世,以便因勢利導,把銀子賺下。一般同門弟子中,只有‘個頭’能夠‘壓一’者,才能獲此真傳。”
“‘個頭’、‘一’是什么意思?”
“就是儀表堂皇,能讓問卜者見而敬服,天質聰慧,口才極佳者。”
“老前輩可肯把《英耀篇》說出,讓晚生聽聽?”
老酒鬼輕笑一下,說道,“其實,第一天見到你,剛一搭話,我就知道你是一個‘空子’”
“什么是‘空子’?”
“就是沒獲‘大師爸’真傳的江湖客。”老先生解釋之后,接著剛才的話頭往下說,“只是看了你兩天,覺得你功底堅實,‘敲’、‘打’、‘審’、‘千’、‘隆’、‘賣’還都有樣兒,不亞于‘江相派’已出師門的真傳弟子,便知你悟性極高,絕非等閑之輩。”
“老前輩請慢些,學生有些懵懂,剛才你說的‘敲’、‘打’、‘審’、‘千’、‘隆’、‘賣’,是指什么樣說的?”
“這是算家探明問卜者家世和欲求的手段,所謂‘敲’,就是用言語去探明對方,據我觀察,這一點,你已做得不錯了;‘打’,就是在和問卜者交流時,趁其不備,突然問起你想知道的事端;‘審’,就是根據問卜者的言語、神態、衣飾等,作出適當的定位判斷;‘千’,就是恐嚇威脅;‘隆’,就是吹捧恭維;‘賣’,就是妄下斷語,讓問卜者心服。這些都是教條,具體做來,還需靈活機智,相機行事。譬如,有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男人跑來看相算命,他外穿一件七八成新的熟衫褲,入門后遲疑片刻,看看四周無熟人,這才放心走入。他手尖腳細,皮膚細嫩,面色憔悴,雙目無神。問他算命還是看相,他先問清酬金后,才答道,‘先給我看看氣色吧。’不消說,這青年男人的行藏動作,已經把他自家的身世和遭遇告訴我們了。他衣著稱身卻已破舊,手尖腳細而愁苦,表明他是個‘二世祖’之流的人物,兩三年前還闊綽,只是近年破落了。青年人總工喜歡三五成群的前來看相算命,可此人的反常,只有兩種可能:或是他心里有難以言喻之隱情;或是窮極無聊,往日酒肉朋友作鳥獸散,落魄街頭。‘敲’他一下,看他若非前者,則要考慮后一種可能了,而通常一個富室敗落,不外乎三種原因:一是生意失常,一是天隆橫禍,一是自身揮霍無度,五毒俱全。而‘二世祖’們落破的原因,十之八九,是第三種。只有那些不久前還在花廳妓館稱豪顯闊的膏粱豎子,窮死也要留下一兩件光棍皮來遮門面,也只有這種人,窮了,就失掉了往日的狐朋狗友,才會獨自游蕩,怕見從前那幫狐朋狗友。從他破落的緣由,又可推出,他可能幼年喪父,有兄弟,也不會太多。因為,如果其父尚在,或有兄長當頭,斷不容他胡作非為,把那份家業破敗光了,只有那些‘二世祖’,在慈母的溺愛下,才會養成揮金如土、好吃懶作的惡習。
“雖如此,你卻不敢貿然‘落千’,仍要‘敲’個清楚,‘審’個明白。起初,可用‘我看你面色晦暗,怕你在這一兩年內,家中會有大喪。令慈大人還在嗎?’這類的話,來‘敲’他的父母。如果他答道,‘家母去年已逝’,那就‘響賣’一下:‘我看得對吧,你這一兩年內,真的喪了母親。’跟著就‘打蛇隨棍上’,‘打’他一下,突然問道,‘令尊大人過世多久了?那年你幾歲?’他要是答道,‘在我五歲那年去世的’,那又可‘響賣’一下:‘額角巉巖先喪父,你額角這般巉巖,當然幼年喪父呢。’跟著又‘打’,‘你是長子吧?’如果對方答,‘是’。那么他有幾個兄弟,就可以‘審’出來了。你想啊,他居長,五歲喪父,難道會有五六個兄弟不成?于是乎,又可以‘賣’一下,‘我怕你命中無兄弟,有,也不過一兩個,且不和,對吧?’待這些都探清楚了,就可以落‘千’,先‘千’他的落魄,再‘千’那班朋黨如何忘恩負義,又‘千’他親戚故舊如何冷落嫌棄他。這些話,不光對這個敗家子合適,對所有家道衰落的人都合適,自然會句句‘千’中這青年人的心病,這就叫作‘無千不響’。
“只是‘千’,只能靈得從前那一段,來問卜的,多是求未來的前程,這就非‘隆’不可。‘隆’,可以起兩種作用,一是給問卜者眼前以心靈上的安慰;二是對他將來的命運作出預測與暗示,常會滋生也一種精神上的力量,影響他的前途。所以,‘隆’并不等于一味的盲目贊譽,而是根據他自身的條件,對其前途作出適當的暗示,并加以鼓勵。這個‘二世祖’,讀書不成,仕途無望;貪生怕死,難以從戎;欲行商賈,怕他連本錢也籌不齊。你要是預言他將來可以成為高官巨賈,必是死門絕徑,最終落得個你胡言讕語的罵名;若是叫他痛改前非,低下心氣,去謀個無需本錢的差事,過起勤儉的生活,興許他能做到,你的預言才能靈驗。所以,‘隆’,是最難把握的,需要因人而異,因世而異。適逢太平盛世,你要激勵資質好的、家境殷實的子弟好好讀書,力爭仕途,或是營生商賈;如遇亂世,就要激勵機智勇敢的后生,投筆從戎,或是‘撈偏門’。”
“什么是‘撈偏門’?”甄永信問。
“就是承辦煙館,走私貨之類的營生。這樣一來,才能無往而不利。你設壇一方,教成千上萬的人去這樣行事,難保其中沒有發跡的,他們發跡了,將來成了高官巨賈,心里就高興,就會替你張揚,這就是你眼下的功利,有幾個有權有勢的人替你倆捧場,你也就有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了。至于那些撈不起的人,縱然仍舊落魄,也不敢說你不靈,因為你在替他們相算時,早已埋下好多伏筆,比如說,看他家宅的風水如何?祖上陰德怎樣?不一而足,他們沒發跡,也只好怪他自家的風水不好,祖上沒積陰德。而那些聽信你的預言,走上武途,拋尸沙場的人,更是沒有生口對證,還怕他們損毀你的聲譽不成?”
“這些就是老前輩剛才提到的《英耀篇》?”見老先生停下,甄永信問。
“不是,這只是‘敲’、‘打’、‘審’、‘千’、‘隆’、‘賣’相術的運用而已。”
“那《英耀篇》上都有些什么?先生可愿教晚輩?”
老先生又覺為難,沉吟下來,沉吟片刻,終于開了口道,“‘江相派’門風極嚴,《英耀篇》只能由‘大師爸’口授給真傳弟子,不得外傳他人。左右我已屢破山規,不妨再破一次,只是你獲取后要謹記,不可再轉傳他人。”頓了下,接著說,“時間久了,一些字句我也忘了,記不真切,只能記得個大概。”說完這句,又停了下來,清了清思路,闔上雙眼,輕緩舒合,抑揚頓挫地背誦道,“一入門先觀來意,即開言切莫躊躕。天來問追欲追貴,追來問天為天憂……”
甄永信不懂“天”和“追”是什么意思,知道這必是行中隱語,剛要打斷,討問明白,卻又擔心會就此打斷老先生的思路,惹老先生不快,便忍下話頭,生硬記著,打算等老先生背完后,再問清楚。接著聽老先生背誦:“八問七,喜者欲憑子貴,怨者實為七愁;七問八,非八有事,定然子息艱難。士子問前程,生孫為追古。疊疊問此件,定然此件缺;頻頻問原因,其中定有因。一片真誠,自說慕名求教,此人乃是一哥;笑問請看我賤相如何?此人若非火底,就是畜牲!砂礫叢中辨金石,衣冠隊內別魚龍……”老先生背到這里,嘎然止住,眉頭緊鎖,像似在思索什么,又過了一會兒,無奈地搖搖頭,嘆息道,“忘了!忘了!唉,老了,這里忘了四句。”
甄永信心里遺憾,卻又不知該如何安慰老先生。又過了一會兒,老先生實在記不起來,只好跳過這四句,接著往下背,“僧道縱清高,不忘利欲;廟廊達士,志在山林。初貴者志極高超,久困者志無遠大。聰明之子,家業常寒;百拙之夫,財終不匱。眉精眼企,白手興家之人;碌碌無能,終生工水之輩。破落戶窮極不離鞋襪;新發家初起好炫金飾。神暗額光,不是孤孀亦棄婦;妖姿媚笑,倘非花底定寵姬……”
老先生再次停下,思索了半晌,才嘆道,“又忘了,下面還應有兩句,忘了。”說完,跳過這兩句,接著背道,“滿口好好好,久居高位;連聲是是是,出身卑微。面帶愁容而心神不定,家有禍事;招子閃爍而故作安詳,禍發自身。好勇斗狠,多遭橫禍;怯懦無能,常受人欺。志大才疏,終生咄咄空抱恨;才偏性執,不遭大禍亦奇窮。治世重文學之士,亂世發草澤英雄。通商大邑竟工商,窮鄉僻壤爭田林……”
頓了下,老先生又說,“這里又忘了四句。”說完,接著又背,“急打慢千,輕敲而響賣;隆賣齊施,敲打審千并用。十千九響,十隆十成。敲其天而推其比;審其一而知其三。一敲即應,不妨打蛇隨棍上;再敲不吐,何妨撥草以尋蛇。先千后隆,無往不利;有千無隆,帝壽之材。故曰:無千不響,無隆不成。學者可執其端而理其緒,舉一隅而知三隅。隨機應變,鬼神莫測;分寸已定,任意縱橫。慎重傳人,師門不出帝壽;斯篇既熟,定教四海揚名。”
老先生把最后一句高聲挑起,隨后閉緊嘴巴,雖雙目不睜,臉上卻漾溢出幾分得意。甄永信心里有事,老惦記著幾處隱語,怕時間久了,給忘記了,不待老先生把那份兒得意仔細體味下去,趕忙問道,“老前輩,有幾處我聽后,還不能明白,請老前輩點化才行。比方說,‘天’、‘追’、‘七’、‘八’、‘生孫’、‘火底’、‘畜牲’,都是什么意思?“
“‘天’是父母,‘追’為子女,‘七’是夫,‘八’為妻,商人叫‘生孫’,‘火底’為權貴,‘畜牲’就是賤民,人忒老實叫‘一哥’。”
甄永信聞言,霍然醒悟,心中敞亮起來,仿佛這《英耀篇》,他從前就曾讀過,只是由老先生背誦,幫著他重新溫習了一遍罷了。
看甄永信還在那里用心體味,老先生補充了一句,“經文是死的,人是活的,只有活學活用,方能舉一反三,觸類旁通,行至極致。如能有媒人合作,效果更佳。”
“這又不是為兒女訂親,要媒人干什么?”甄永信納罕起來。
老先生微笑一下,搖了搖頭,“這里的‘媒人’,還是隱語,用你們北方話講,就叫‘牽驢’,是做局時的幫手。”
“噢,要是這樣的話,晚生愿做老前輩的‘媒人’,與老前輩在奉天做幾局,不知老先生意下如何?”甄永信本想這樣一來,還能再跟老先生學些“江相派”的手段,不料老先生聞言,卻大搖其頭。甄永信見了,迷惑起來,追問究竟,老先生沉靜下來,神情暗然,過了一會兒,衰嘆道,“晚了,老朽眼下百疴纏身,年輕時作踐自己,養成這一身毛病,是改不掉的,也就難以‘壓一’了。”
聽老先生話里有話,甄永信心里又起了好奇,趁機問道,“想當年,老先生做起局來,也該是風生水起了!”
這句話果然撩動了老先生的思緒,眼里泛出興奮,狂笑了一聲,極自豪地指著那只舊皮箱,說,“想當年,這只箱子里,是不裝爛什物的,全是黃貨,每日里由跟班提著。光緒十六年,北京西直門的永貝勒府,曾歸于老朽名下。那可是京城里五進的深宅大院。”
“后來呢?”
“后來?”老先生自嘲地笑了起來,“五毒上身,豈容你保全家業?真所謂其家興也忽然,敗也忽然。”
甄永信聽了,心里一陣發涼。想想幼年時父親敗家的往事,好友賈南鎮由富而窮的經歷,暗自慶幸自己沒沾染上那些毛病。老話說,興家不易敗家易,還真有道理。
看看天色不早,腹中饑鳴,見老先生已醒了酒,便問,“不知老前輩,晚飯想吃些什么?”
老先生見問,眼里露出一絲驚喜,脫口問道,“還有晚飯?”
“晚上不吃飯哪兒成?腹中饑枵,難得入睡。”
“呵呵,”老先生咧著嘴笑了笑,“我已多年沒吃晚飯了。通常只中午一頓飽酒,傍晚再去抽一泡,回來倒頭就睡。若蒙老弟不棄,要一碗炸醬面就成,再麻煩打兩碗酒。”
“酒?老前輩中午已大醉,晚上再喝兩碗,豈不是醉上加醉?哪里消受得了。”
“老弟不知,中午大醉,耽誤我傍晚一泡煙,眼下衣服全濕,不能光著身子去煙館,只好飲兩碗酒,醉上加醉,興許,這一夜能打熬過去。”
畢竟是蓬水相逢,相交不深,甄永信不想逆了老先生的興子。起身出去,在旅社對過的小飯館,要了兩碗酒,和兩碗炸醬面,借了一只托盤,交了押金,把酒飯端回旅店。
老先生先端起炸醬面,斯斯文文地細嚼慢咽,一碗面足足吃了兩袋煙功夫,待放下面碗,端起酒碗時,卻來了豪氣,“咚咚咚”沒緩氣兒,一飲而盡;放下酒碗,擦干嘴角,又端起第二碗,照樣一飲而盡。把酒碗放下,心滿意足,笑了笑,望著甄永信,“江湖之上,能和老弟相識,也是老朽的福氣。敢問老弟臺甫?”
“姓甄,賤名永信。”
“噢,我觀老弟言語審慎,行事持重,想必城府不淺。如把這《英耀篇》默記于胸,潛心修造,必成大器。只是這行中秘籍,不可輕易傳人,傳人不當,非但無助于他,反倒害了他。”
甄永信本打算借機把自己一知半解的《扎飛篇》和《阿寶篇》探問明白,無奈老先生這時上了酒勁兒,兩眼泛紅,舌頭開始倒板,眼看老先生即將倒下,甄永信追問了一句,“前些天,第一次見老先生時,問我‘班目’、‘叩經’、‘問丙’的那些話,是什么意思?”
老先生微睜雙眼,口齒有些不清地答道,“‘班目’即看相,‘叩經’是占卦,‘問丙’是批八字。”說完,倒頭睡下,不再理他。看看時候不早了,甄永信把老先生的被褥安頓好,收拾好碗筷,端了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