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:婉君心秋

  “我姓柳,名穹,字子霄。”

  好不容易有了脫離尷尬氛圍的話頭,我趕緊答復。

  “姓柳?我還以為你姓謝呢。”

  沈婉君略帶詫異地側目。

  “柳是我父親的姓。”

  大概吧……

  我心里也不確定,因為娘親幾乎沒有提過任何關于父親的事情,我只是按照常理來猜測。

  “你還有‘字’呢?”

  沈婉君側目,小嘴微張,略帶詫異。

  “是啊,很稀罕嗎?”

  我略感奇怪,從所涉獵的書籍來看,許多文人雅士、圣賢名儒都是取了字的,應當不算奇聞異事。

  “你要是那些貴胄子弟,自然毫不奇怪;而你卻是身在武林,這可稀奇得緊。”

  “此話怎講?”

  我皺眉疑問,不禁被勾起了好奇心。

  “因為那些讀書人哪,最看不起舞刀弄槍的武林中人了,他們管這叫‘匹夫之勇’,又怎會給‘匹夫’取字呢?”

  沈婉君小臉蛋上泛起一絲不屑,話中的諷意若有若無。

  我更有些摸不著頭腦:“讀書人跟取字有什么關系?我的字是娘親取的啊。”

  沈婉君瞇著眼睛打量了我一會兒,仿佛確定了什么,才道:“看來你是真不知道了。”

  我心中疑惑更濃:“知道什么?”

  “文壇儒林自光純皇帝以來,結黨營私的習氣越來越重,漸漸變成只有身負功名的士子才能為人取字,現如今如果沒有大官或者大儒引薦,就是有錢也不給你取。

  我爹曾經想讓一個新科秀才給我取字,結果碰了一鼻子灰。這幫勢利眼,連說話都陰陽怪氣的,呸!”

  沈婉君娓娓道來,說到最后恨恨地啐了一口。

  史書中,儒者大多是挽狂瀾于既倒、扶大廈之將傾的光明偉岸形象,與沈家姑娘所說截然相反,教我不禁訝然:“有這種事?”

  “嗯,不聊這些馬屁精了。

  對了,你多大了?”

  “我今年十六了。”

  “我才十五,馬上十六了,不過我是不會叫你哥哥的!”

  沈婉君轉頭露出奶兇奶兇地笑臉,兩顆虎牙亮晶晶的。

  “沒事,隨便。”

  對此我倒是無所謂。

  “那我就叫你柳子霄了。”

  “可以可以。”

  正在我們交談間,一人緩步走到階前,赫然正是方才提點各人姿勢的青年。

  他身著藍袍,腳蹬勁靴,健壯俊朗,持劍挽穗,眉目間與沈晚才有些相似,訓斥道:“妹妹,你怎么又坐在這兒?”

  沈婉君無動于衷把頭撇開。

  他似是無可奈何地搖頭,又向我抱拳行禮,“這位兄臺是……”

  我趕忙起身回禮,正想開口,沈婉君卻先道:“哥,他是謝仙子的兒子,柳子霄。”

  “哦,原來是家父提過的客人……”

  他話還沒說完,就被少女扯著衣角彎下身子。

  “哥,蹲下,你擋住我了!”

  沈婉君絲毫不給兄長面子,又對我說,“你也是,坐下,站著不累么?”

  “舍妹讓柳兄弟見笑了。”

  青年尷尬蹲下,訕笑不已,“在下是婉君的兄長,姓沈,名心秋。”

  見狀,我只能客隨主便,又一屁股坐在門檻上。

  “原來是沈兄。”

  三人要么坐在門檻上,要么蹲在臺階前,實在奇怪,但我還是硬著頭皮抱拳行禮。

  “方才,我因要指導他們練武,未能出門相迎,還望見諒。”

  “豈敢豈敢,是我們叨擾了。”

  我也客氣地回應,指著前庭里的數十人問道,“他們都是赤鋒門的弟子么?”

  “不是。”

  沈心秋搖頭。

  “不是?那沈兄怎么在教他們習武?”

  這就讓我心生疑惑了,按說武林門派不論大小,都把自己的三招兩式看得很重要,怎么會教給外人呢?

  “呃……”

  沈心秋不愿開口,似乎有難言之隱。

  但沈婉君卻口無遮攔,脆生生地道:“他們不過是別人養的武奴罷了。”

  “武奴?”

  這詞我還是第一次聽說。

  “唉,事已至此,我也不瞞柳兄弟了。”

  沈心秋似乎干脆破罐子破摔了,“他們并非我赤鋒門弟子,而是大戶人家的奴仆,主人出了銀錢,讓我們教些微末武學、粗淺功夫,借此看家護院、保護嫡脈諸子罷了,是以叫做武奴。”

  “哦,原來如此。”

  一眼望去,以正經的武學眼光來看,這些人架勢擺的一塌糊涂、東倒西歪,全不似習武練功的料子,所練的也只是粗淺的基本功夫罷了。

  如果是武奴倒是說得通了,否則正宗門派的真傳弟子,怎會如此良莠不齊。

  “不過,為何要替他們訓練奴仆呢?”

  “還能為啥?自然是為了錢咯。”

  又是心直口快的沈婉君說出真相,百無聊賴地盯著前庭眾人,似是毫不在意。

  “為了錢?”

  沈心秋一臉無奈,接口道:“柳兄弟身為謝仙子親子,想必對武學有所了解吧?”

  “呃……是的。”

  什么叫有所了解?

  這話問的有些奇怪,但不好打斷他,我只能暫且點頭。

  “柳兄弟應該知道練武之人,大抵可以分為內功、外功兩個階段。”

  沈心秋干脆也坐在臺階上了,手扶劍柄,一一道來,“內功暫且不說,外功又叫硬功,乃是錘煉肉體,耗費體力極多,因此葷食進補每日不可或缺。”

  “以豬肉來說,如今每斤就要近百文錢,練硬功的人少說一天也得吃一斤,那么一年就得六十兩銀子,已能讓不常吃肉的三口之家,采購數年的口糧了。”

  如果是到了內功階段,那就更是花費天價了,為了能讓武者找尋到氣感,必須輔以奇珍異寶,比如天山雪蓮、百年人參、云蜃血鹿等等。

  這些哪樣不是成百上千兩銀子的價格?

  而且不少奇物還是貢品,若無朝廷批準,簡直是有價無市。

  “況且,硬功也好內功也罷,皆非一朝一夕能夠練成的:外功若要將身體錘煉、開發到極致,少則三五年,多則十年;而內功,資質不夠的,可能吃個成千上萬兩銀子也不得其門而入。”

  因此,培養一個真傳弟子,花費不可謂不巨,如今武林式微,朝廷苛捐雜稅日益繁多,我等只能出此下策,否則武學傳承恐將斷絕。

  “饒是如此,武林各門各派傾盡全力,一代也只能培養三兩個真傳弟子,再多也負擔不起了,甚至已有不少門派斷絕傳承了;我就是天資不太夠,多吃了幾樣天材地寶,把門派吃窮了,是以本代只有我一個真傳弟子。”

  沈心秋語氣充滿了無奈,我卻是為這些聞所未聞的內容所震驚了,沒想到各門各派培養一個弟子如此不易。

  想起谷中每日必不可少的肉食,我不由得感嘆道:“也不知我這些年練武,吃了娘親多少銀子。”

  沈心秋一臉意外:“啊?柳兄弟你也是練武之人?”

  “柳子霄,你不會是在騙人吧?”

  沈婉君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在我身上亂轉,滿臉懷疑。

  “怎么,我不像習武之人么?”

  看著兄妹倆都是不相信,我則更加奇怪。

  沈心秋實誠地搖了搖頭,指著前庭中的人道:“柳兄弟,你仔細看看,他們和你有何區別。”

  “區別?”

  我打量了一番,搖頭道,“看不出來。”

  “他們雖然資質不一,但都有一個特點,那就是身體強壯,但柳兄弟你嘛,看起來文文弱弱的,不似練武之人。”

  經他這么一說,我才恍然大悟,沈晚才的健壯魁梧,和武奴們的五大三粗自不必說,連眼前的沈心秋也是胳膊粗壯、身體硬朗。

  而我雖然體格勻稱,算不得瘦弱,但肯定比不上他們虎背熊腰、一身橫肉的。

  我雙手一攤,語氣無奈:“但我確實練武,而且已經可以采練元炁了。”

  見兄妹倆仍是將信將疑,我只得撿起地上的一片綠葉,元炁凝于雙指,彈指將葉子“嗖”地射向不遠處的矮樹,只聽“嘩啦啦”一陣抖動,十幾片整齊的殘葉撲簌簌落在地上。

  兩兄妹一臉不可置信,目光幾經變換,但總算接受了這個事實。

  沈心秋目光奇怪地盯著我,率先發問:“柳兄弟,你修煉的不會是道家功法吧?”

  “道家功法?是何分類?和平常的武學有什么不同嗎?”

  此節倒真算我孤陋寡聞了,娘親固然武道造詣高深莫測,但我攝于威嚴,不敢主動發問、節外生枝,基本上是冰雪仙子的一言堂。

  沈心秋點頭答道:“有,道家功法是異類中的異類,它并不像普通武學一樣,由外及內,而是由內及外,不需要奇珍異寶,不需要肉食進補,全看天資悟性、才情稟賦,能夠練成道家功法的人,無一不是怪胎中的怪胎。”

  “道家功法這么神奇?可我每天分明需要肉食進補啊?而且我的氣感好像自然而然就有了,沒吃過什么特別的天材地寶。”

  雖然道家功法,能夠解釋我為何不似尋常武者那般虎背熊腰,但卻無法解釋我的修煉方法:修煉外功的方法偏向普通的武學,修煉內功的方法偏向道家,就好似虎頭蛇尾,煞是奇怪。

  “子霄哥哥,能把你練的功法教給我嗎?”

  突然,沈婉君一改方才的,眨著水靈靈的大眼睛,語氣既嬌憨又地懇求,旁邊的沈心秋見狀臉都青了。

  “這……不是我不想教你,但我自己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……”

  眼見沈婉君泫然欲泣,我頗感棘手,只能托辭于娘親了,“要不我回去問問娘親,等我弄清楚了,一定教你!”

  “嗯嗯!”

  沈婉君乖乖地點頭,迅速地變回了無辜的表情。

  沈心秋臉頰抽動,僵硬地開口:“柳兄弟,我妹妹的胡言亂語不要放在心上,她就是想學武功又怕變得虎背熊腰,癡心妄想罷了。”

  “我癡心妄想?要是變得和你們一樣五大三粗,跟個大老爺們似的,我怎么嫁得出去嘛?”

  沈婉君奶兇奶兇地頂撞,毫不留情。

  “你才十五歲就想著要嫁人了,成何體統?”

  沈家兄長刷地起身,氣得跳腳。

  “十五歲怎么了?難不成要像你一樣,快二十了還沒有娶妻,爹都快急死了你知不知道?”

  沈家小妹也不甘示弱,噌地起身,叉腰跺腳,柳眉倒豎。

  “我……我這是緣分未到!”

  “呸!上個月爹帶你去近郊出游,那王家姑娘多漂亮啊!人家問你喜歡什么,你倒好,說喜歡這把破劍,恨不得睡覺都抱著!

  我的好哥哥啊,不是緣分未到,是你自己把緣分踹開了啊!”

  沈婉君恨鐵不成鋼地狠戳哥哥的心。

  沈心秋又心虛又嘴硬:“我是使劍的,這是為了做到‘劍心通明’……”

  “那你到底是去練劍的還是去相親的啊?”

  二人看似吵得火光四射,但話里話外都透著一股割不斷的濃濃兄妹情。

  身為獨子,娘親又拒人于千里之外,我從未有過這般家長里短、嬉笑怒罵的體驗,雖不甚羨慕,但到底也是十分有趣的。

  我不由得笑起來,見兩人齊齊聚焦自己,才緩緩道:“你們兄妹感情可真好啊。”

  “呸,誰和他感情好了?”

  沈婉君啐了一口,氣呼呼地坐下,撇過頭去。

  “哼,大人的事你不懂,懶得和你說,我訓練那幫子人去了。”

  沈心秋嘴硬一句,抱拳道別,“柳兄弟,失陪。”

  我起身回禮,而后又坐下。

  “婉君妹妹……”

  “誰準你叫妹妹的?”

  沈婉君似乎余怒未消,氣呼呼地打斷了我,“兇惡”地露出兩顆虎牙。

  “那功法,”

  我故意拖長了尾音,好整以暇地看著她。

  “子霄哥哥,有什么事你說,婉君妹妹聽著呢。”

  這小妮子可憐兮兮地抓著我的衣角,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,語氣極盡乖巧。

  雖見“威脅”得逞,我也沒有得寸進尺,而是正經問道:“婉君妹妹,沈家只有你們兄妹二人么?”

  “是吖,他是我大哥。不過你叫我婉君妹妹,那你就是我二哥,所以你一定不能忘了我的功法。”

  沈婉君語氣嬌俏,看似乖巧可人,但三句話不離“功法”,這不由讓我頭大如斗,暗中犯難。

  無論娘親還是自己,都對我身負的功法知之甚少,短時間內不可能將之復現。

  我也無法自創一門功法,既可使人擁有武者的威能,又不必練得滿身橫肉,無異于癡人說夢,我若真是此等武學天才,早就將功法弄得一清二楚了。

  但事已至此,我只能硬著頭皮答應她,到時候再說娘親也束手無策,至少盡力而為了,不算違約。